大东文化大学的历史大东文化大学的历史

contents #04

校舍

University building

 
校区的变迁
九段校舍 池袋校舍(前期) 青砥校舍 池袋校舍(后期) 板桥校舍 东松山校舍
※点击各校舍可以跳转到详细说明页面。

现在,大东文化大学除了板桥校舍和东松山校舍这两座基础校区外,还包括为法务研究科(法科研究生院)设立的信浓町校区以及距离东松山校区2.5公里左右的课外活动用的绿山校区。除这些校区外,还有可用于大学教育研究的大东文化会馆和德丸研究楼等设施。但是,大东文化大学并非原本就有板桥和东松山校区,而是经历了多次校园迁址后,最终成为现在的校园格局。

九段校舍 池袋校舍(前期) 青砥校舍 池袋校舍(后期) 板桥校舍 东松山校舍
※点击各校舍可以跳转到详细说明页面。
  • 1923
    九段
    1923年~1941年
    • 当时的情景
    • 现在的情景

    大东文化大学的前身学校大东文化学院是在1923年9月20日获得设立批准后,在东京麴町区富士见町6丁目16番开设的。借用的是原法政大学的用地和校舍,明治时期建造在这片窄小用地上的校舍开校时已经非常拥挤和陈旧,但学生和相关人员对它充满感情,被称为“九段校舍”而受到喜爱。现在,校园旧址作为发祥地建立了纪念碑。此外,开校当时的学院校舍被梧桐环绕,这也是至今为止青桐仍然是校徽主题图案的原因。

  • 1941
    池袋 (前期)
    1941年~1946年
    • 当时的情景
    • 现在的情景

    在战争气氛越来越浓重的1938年,大东文化学院以顺应时局要求的形式将“本科”扩大为“修身汉文科”“国语汉文科”“东亚政经科”的3部制,在增加学生名额的同时将校内运营组织过渡到了新的体制。并随此在1941年2月,将校地迁移到了丰岛区池袋3丁目1385番地。池袋的新校舍是木造二层建筑,教室数大幅度增加,还有完善的剑道场、柔道场、弓道场等,让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很多学生不得不作为学生兵走上战场,留下的学生也因勤劳动员令而被迫走出学校。而且,在1945年4月13日半夜至黎明前发生的空袭也使池袋校舍被烧毁。

  • 1946
    青砥
    1946年~1949年
    • 当时的情景
    • 现在的情景

    池袋校舍被烧毁后,1945年5月以后,距离高田马场较近的酒井忠正校长宅邸开放了一部分,总算是可以继续授课了。但是,8月战败后也有从战场返回的学生,室内已经无法容纳,暂时处于露天教室的状况。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年,到1946年2月时终于迁到了位于葛饰区青砥町4番地利用工厂旧址和原来的工人宿舍改建的临时校舍。青砥校舍位于从青砥车站附近流淌而过的中川的河堤沿岸,虽然教室数很少而且简陋,但是也设置了被称为“志道宿舍”的学生宿舍,为战后穷困疲惫的学生们艰难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

  • 1949
    池袋 (后期)
    1949年~1961年
    • 当时的情景
    • 现在的情景

    旧制专门学校的大东文化学院,被批准改为新制大学,从1949年4月起成为东京文政大学(于1951年更名为文政大学),随着新的飞跃,同年10月再次重返池袋的旧址。虽然设施设备完善的校舍建设是大学升级的必要条件,但是刚刚迁址后,却仅有1栋木造两层建筑的简陋校舍。后来,借助日本战后复兴和高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努力急速完善和充实了设施,并且还确立了新的教学体制,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另外,也因为学生和毕业生们的强烈要求,1953年校名更名为大东文化大学获得了批准。

  • 1961
    板桥/东松山
    1961年~现在

    随着大东文化大学的急速扩大和发展,需要有更大的占地和校舍。1961年8月,迁到了位于板桥区志村西台町(现在的高岛平1-9-1)的现在板桥校舍的校地。另外,为了配合进一步的院系学科增设,校地和校舍需要扩张,于1967年4月在埼玉县东松山市岩殿560番地原国有森林位置建造了东松山校舍,并将当时的教养部迁移到了这里。进而,作为本校建校60周年纪念事业,从1983年起大约耗时6年时间进行了东松山校舍的开发建造工程,建成了宽阔的校区。现在,本科院系和研究生院的学生们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板桥校舍以及被大自然环绕拥有宽阔占地的东松山校舍这两个校区过着充实的大学生活。

    板桥
    ▼板桥校舍所在地
    东松山
    ▼东松山校舍所在地

大东文化大学 板桥校区

邮编175-8571 日本东京都板桥区高岛平1-9-1咨询方式

Copyright © 2017 Daito Bunk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ページトップページトップ